您目前的位置 : 首页 >> 网上兼职正规网站 >> 正文

包打听来晚报认家门

日期:2017-11-21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
热心提供新闻线索,积极争当“市民记者” “包打听”来晚报认家门

杨先生向记者介绍他拍的照片

□文/摄本报记者宏刚郝璐

新闻提示

本报西城新闻的“包打听”队伍日渐壮大,每天都会传递最新鲜的新闻线索。在这个“包打听”团队中,既有退休干部,也有在职职工。他们的热情特别让人感动,这不,还有位“包打听”特意来到晚报认“家门”。

1“包打听”回“家”

13日,本报西城新闻的一位“包打听”坐了近两个小时的公交车,来到了位于东风新村晚报大街的办公楼内,不找别治疗癫痫大概需要多少钱人,拿着一张西城新闻的报纸,专找晚报西城记女性癫痫病因者。

广西癫痫病专科医院谁是郝璐?谁是陈经宇?”这位“包打听”拿着报纸逢人便问。

原来,这位“包打听”提供的新闻线索曾经被这两位西城记者采用过,经过记者核实采访后,刊发出来的稿件让他眼前一亮。不仅信息量增加了,写法上也让他觉得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。

这位“包打听”姓杨,是西城新闻的铁杆“粉丝”。杨先生说:“自打‘西城新闻’第一天亮相,我就一直关注着,能成为‘西城新闻’的第一批‘包打听’,我太高兴了。”

杨先生还说:“我一定要先到晚报来看看,认认‘家’门。”

2大家关心啥咱就写啥

本报西城新闻中心自征集“包打听”以来,已经有数十人报名。他们热情提供新闻线索,“管”的面挺“宽”。从家长里短到生活琐事,从市区发展进程到民生工程推进,事事都打听,事事都关注。

杨先生退休了,手里有大把的时间,终日养鱼、散步,虽说是享了清福,可杨先生心中还有自己的追求。

杨先生于上世纪70时代在我省一家报社从事新闻工作,后来又转到了省内一所高中任语文教师,与文字打了一辈子交道。他不吸烟、很少饮酒,最大的爱好就是把他眼中的新闻用相机记录下来,把他打听到的新闻线索告诉记者,让更多的人知道。

这次,他到晚报认“家”门的同时,更想多知道一些晚报“西城新闻”采用什么样的稿件。

在这里也向西城新闻的所有“包打听”说一说,咱们的“西城新闻”究竟关心啥。

西城新闻关注西城民生、解读西城变化、贴近西城读者,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,西城人关心啥、想看啥,咱们西城新闻就写啥。

西城的各位“包打听”,只要你认为这事广西治疗癫痫哪家医院好儿对西城居民有用,你就拍照片;只要你认为这事儿对西城居民有影响,你就给我们打电话。

3近期“包打听”要聚会

杨先生来到晚报后,把手中的相机拿给记者,里面有他拍摄的一些新闻照片。

在与杨先生交谈的过程中,杨先生对新闻和生活的热爱,深深感染着记者。

每一位“包打听”都很辛苦,近期,西城新闻中心将组织西城各路“包打听”大聚会。到时,咱们共同来“晚报”看一看,新闻线索变成新闻的过程;看一看,记者和编辑的工作状态。关于活动的详细情况,近期西城新闻中心会进行电话通知。

友情链接:

计穷力极网 | 私人直升机报价 | 南通家纺市场 | 安阳市卫星地图 | 秦皇岛到昌黎汽车 | 三星精密不锈钢 | 日本东京邮政编码